良言如春,但……何为“良言”?我倚着窗柩,陷入沉思。
“良言”乃非常高深莫测之物。
小时候,母亲常嘱咐我:在学校要多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话乃是良言,多听听对你终究是有好处的。但是小时的我非常不解:“良言”是什么?为什么多听听对我就有好处了?为此,我经常向母亲发出“何为良言”的提问,母亲每次都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此这般高深莫测的话语将这个问题搪塞过去。年幼的我因玩心强,也并未牵挂这个问题良久,但那“何为良言”的这个问题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待时机成熟,便能开花结果。
“良言”乃于己有用的言论。
后来,我上了国外推广小学,当我在语文课本中阅得“唐太宗之所以有如此功绩归咎于他善于采纳良言”时,懵懂中初探语文头角的我再一次对“良言”这个词产生了深深地好奇。课后,秉持着“有问题就问老师”这个良好习惯的我第一时刻去问了老师,老师说:“良言”啊……就是因为魏征对唐太宗的直白谏言,唐太宗才能在“别人之眼”中明晰自己的过失,才会有那唐朝繁华的“春天”――“贞观之世”的出现。故,“良言”即指“于己有用的言论”。如此这般的详解初步揭开了“良言”在我心中的那幕神秘的面纱,使我初探得“良言”最基本的意思。
“良言”乃神助也。
后来,上了初中,劳累的课业使我丢失了那颗求知探真的心。直到那天阅史书时望见“箕子谏良言,纣王屡谏不改”时,心中那颗无名求知之火才又旺起来。课后,我并未和小伙伴们去玩耍,而是独自一人沉迷在“箕子谏良言”的历史故事里,当我阅到“箕子佐政时,见纣王进餐必用象箸,感纣甚奢,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时,不禁叹惋:如此一位贤臣纣王却不听其良言,实乃可惜也,若听了怎会落得如斯这般境地。念及此处,我突的明了:原来“良言”有改变一个人之命运的作用,实乃神助也。
良言如春,良言之真意,我顿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