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鲁迅之于我
历史长河在不断地被时光催促着前进,然而,有些事物却不会被时光湮没,而是历久弥新,愈发香醇。
——题记
初见鲁迅,是在小学课本上,只知道他喜欢描画,喜欢看书,喜欢在三味书屋的桌角刻上小小的“早”字。那时的我很不理解为什么鲁迅写的文章老师都要我们背诵。开始厌倦这种做法,慢慢长大以后,我对鲁迅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但不厌倦,反而很喜欢他,敬仰他。
鲁迅之于我,不是平铺在教学书上的纸偶或跳动在屏幕上的剪影。他是一棵生命力旺盛的胡杨树,屹立在二十世纪中国的漫漫黄沙中。他是中国人民与苦难生活斗争的精神支柱,给人民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像他的原名周树人一样,鲁迅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鲁迅说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的爱国情怀从他去日本学医开始,从他弃医从文开始。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鲁迅先生在学医上也有成就,然而最终他却以文学为人民所铭记。了解那段风雨飘摇、政府腐败、百姓愚昧的历史后,我才明白鲁迅先生的选择,“医身易,医心难”,也就明白了他内心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我记得当时曾感动于长妈妈为鲁迅买《山海经》,做了“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曾歆羡于闰土与鲁迅先生之间的纯真友谊、美好的童年;却在后来得知长妈妈作为周府女工的凄苦,闰土成年后经历苦难生活的无奈。我明白了当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淡化了人们之间的温情,给底层劳动人民套上了不得翻身的枷锁。祥林嫂、豆腐西施的悲剧也是这时代的产物。而鲁迅先生对他们施予同情和帮助,周犀利的笔控诉这个黑暗的社会,进而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抨击腐朽的腐败的制度。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他尊重自己的师长藤野先生,帮助友人范爱农;他无情地批判反动军阀镇压爱国学生的恶行。他是真正的勇士,他敢于直面惨谈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脊梁!
时光不断地向前飞逝,但鲁迅先生的精神永远留存,如胡杨树一般沉静、坚强,永远屹立在历史长河的前方。
鲁迅之于我,是良师,是益友,是前进的路标和榜样!
篇二:书之于我
每一个灵动的、跳跃的字符,编织成了一个又一个或真实、或虚幻的故事。当午后的两三缕金色的阳光从窗口斜斜地照射在那微微泛黄的古旧书页上时,我由衷地笑了,我仿佛处于一片唯有我一个人的浩瀚星空。
在每一页氤氲着书香的章节的指引下,我仿佛游遍了名山大川。它为我讲述了埃及胡夫金字塔的神秘莫测,中国北京故宫的雄伟庄严,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的美轮美奂。在伟大的祖国的版图上,珠穆朗玛峰圣洁而不可侵犯地屹立于“世界屋脊”之上,长江、黄河滚滚奔向东海。它讲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畅想了人类世界未来的发展状况。它滔滔雄辩,我如痴如醉,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翱翔于历史的舞台之上。(替你找作文网 www.tinizhao.com)
书之于我,亦师亦友。它给予了我淳淳教诲,是“人之初,性本善”,是“玉不琢,不成器”;也陪我度过了每一个或喜悦或悲伤的时刻,分享我的笑容与泪水。
背景是最为优美抒情的蓝调,牛奶的香甜味道在音符的唱和下迅速渲染开来。每一本书都是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是每位笔者在一个孤独的夜晚中轻轻诉说的往事。我见识过琼瑶笔下至美至真的爱情,郭敬明心中逆流成河的悲伤,张爱玲书中浓重的悲剧色彩。那像是清朗的夏夜中,莱茵河畔一首悠扬的小夜曲,尽是讲不完道不尽的缠绵。我领略过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深深惆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决心。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词,向我诉说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兴衰荣辱。每一故事都像一片带有魔法的羽毛,一把神奇的金钥匙,带我穿越到了另一个无法预测的世界,爱丽丝的仙境,鲁宾逊的无人岛,还有阿龙纳的海底世界。
书在我的脑海里、心灵中构筑了无数世界,在某一个早晨、午后亦或夜晚,我将进入其中尽情飞翔。书将是我人生旅途上一生的伴侣,给予我精神上的无上荣耀。